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,家人团聚、走亲访友、各种庆祝活动接踵而至。然而,在这欢乐祥和的氛围中,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却常常被人们忽视。近日,张朝阳在一次科普活动中强调了春节期间多通风的重要性,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
为什么春节要多通风?
1. 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
春节期间,室内活动增多,装饰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、苯系物等有机污染物,以及烧香点烛产生的颗粒物和甲醛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,都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。此外,访客增多也会使二氧化碳浓度上升。定时开窗通风换气,可以有效降低这些污染物的浓度,改善室内空气质量。
2. 防范呼吸道传染性疾病
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,室内空气不流通会增加病毒和细菌的传播风险。通风可以降低室内病原体浓度,减少人与病原体接触的机会,从而降低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。研究表明,室内新风量达到一定标准,可以显著降低经空气传播疾病的传染风险。
3. 降低一氧化碳中毒风险
春节期间,很多人喜欢围着炭炉取暖、煮茶或吃炭火烧烤。然而,炭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,如果室内通风不良,一氧化碳容易积聚,导致中毒。定时开窗通风,可以有效降低一氧化碳在室内的浓度,保障家人安全。
4. 提高室内氧气含量
长时间不通风会导致室内氧气不足,使人感到头晕、头痛,甚至引发其他疾病。通过通风换气,可以将室外富含氧气和负离子的空气引入室内,改善人体免疫系统、呼吸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。
如何科学通风?
1. 选择合适的时间
建议在上午9:00-11:00或下午14:00-16:00进行通风,这两个时间段空气质量较好,车辆较少,污染物较少。避免在早晚交通高峰时段或空气质量较差时开窗。
2. 控制通风时长
3. 形成对流
尽量选择对流式通风,即同时打开两扇对着的门窗,这样可以使换气速度提高一倍。避免在出汗或衣着单薄时直接吹风,以免感冒。
4. 注意室温变化
通风时要注意室温的变化,保持室内温度在18℃以上。老人和小孩要及时添衣,以免着凉。
5. 使用空气净化器辅助
虽然空气净化器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,但它不能完全代替开窗通风。空气净化器多不具备消毒功能,不能有效清除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,也不能消除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。
春节期间,家庭聚会和室内活动增多,室内空气质量问题不容忽视。张朝阳的科普提醒我们,定时开窗通风是保障室内空气质量、防范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。通过科学通风,我们可以为家人创造一个健康、舒适的节日环境,享受清新空气带来的愉悦和健康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相关文章
暂无评论...